近年来网络文学 监管风暴下的网文变局:一轮轮“修整”过后,网络文学“主流化”之路还要怎么走?
文│林霓安
以蔡智恒(痞子蔡)在BBS上连载《第一次亲密接触》为起点,中国网络文学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已是另一番蓬勃景象。
网文从小众走向大众,从非主流靠近主流,今天的网络文学已然从当初小圈子的亚文化走向了受众面更广的大众娱乐文学,而IP影视化更使得网络文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代。这期间有艰难、有悲喜、有浮躁,更有一路相伴的政策规范和“修整”。
最近的也是业内反响最强烈的一次规范,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日前发布的《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从源头上对网文IP进行严格把关,对未达标网络文学作品实行“一票否决”,这场“突如其来”的监管风暴无疑给网络文学的火爆局面泼了一盆冷水。
骨朵查阅《办法》和“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试行评估指标和计分标准”发现,社会效益评估分为出版质量、传播能力、内容创新、制度建设、社会和文化影响五项。考评以打分的形式进行,前四项,出版质量、传播能力、内容创新、制度建设总共100分,社会和文化影响为加分项,另计30分。评估结果等级分为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89分)、合格(60-79分)、不合格(60分以下)四个等级。
同时,除了明确对违规情况的扣分处理外,计分标准中还特别指出两种扣分情况:无明显违规内容但缺乏积极措施引导内容创作,主旋律不高昂、正能量不突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例低的作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出版导向不明显,存在娱乐至上、低俗猎奇现象,价值引领作用弱。
尽管网络文学的监管从未停止,但这次政策的出台恰在网文最狂热的时间点上,难免会引起种种猜测,甚至有人喊出“网文已死”的悲怆论调。骨朵采访了多位从业内人士,他们的观点倒很乐观:有关部门对网文IP的规范或许短期内会对行业造成一定的困扰,但长期看有利于IP生态链健康长远发展,对劣质网文的监管有利于激发更优秀的网文IP的衍生。
网络文学的“修整”之路
网文市场,是伴随着一次次规范成长起来的……
2004年7月,网络文学第一次遭遇“扫黄”,中国成人文学城、成人文学俱乐部等网站被取缔,天鹰网、翠微网、读写网等因存在色情内容被要求关闭整顿,起点、幻剑等网站展开自查。
2007年,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全国网站立即下架《重建帝国》《共和国之怒》《中国特工》《共和国士兵》《新中华战记》《共和国2049》等15部有严重政治问题的网络长篇小说,此后很多文学网站取消了军事小说板块。同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出了《关于严厉查处网络淫秽色情小说的紧急通知》,348家刊载淫秽色情小说的网站被查,或关闭网站,或删除作品交纳罚款。
2009年10月,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下发通知,进一步查禁互联网上淫秽色情小说及相关内容,资料显示,包括网络小说、手机小说在内的1414种淫秽色情和低俗文学作品被查处,20家传播淫秽色情文学的网站被关闭,累计删除各类淫秽色情文学网页链接3万余个。一年后,新闻出版总署再次公布197家登载、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小内容出版网站名单。
同年12月,盛大文学旗下多家网站因“低俗、媚俗、庸俗”被央视报道,甚至点名了多部作品,随后,盛大删除了报道中提到的所有作品,并且建构了一套监控体系,包括对涉嫌色情、淫秽、低俗等内容的敏感词自查,两级审读制,有奖举报以及评审团。据南方周末报道,本次曝光后,盛大网络董事长陈天桥曾通过邮件提醒盛大文学管理层:“网络文学不同于网络游戏,这个领域本身就包含着思想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企业家必须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包括必要时牺牲部分商业利益,服从国家的大局和长远利益。”
紧接着,2014年4月中旬至11月,在一场长达半年的“扫黄打非•净网2014”专项行动中,20多家知名文学网站因涉黄被关停整顿,起点中文网、纵横中文网等网站开启自查敏感信息。2016年5月,百度一举封掉了百余个网络文学相关贴吧,轰动一时的“523封吧事件”引无数人热议。
再到几天前,广电总局公布《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用最具体和严苛的方式再一次“修整”网络文学。
不难发现,在这一场场“风波”里,鄙俗色情、题材敏感、盗版版权等问题始终是网络文学发展的症结和羁绊。十几年过去了,从当初的野蛮生长,到一次次被“修剪”,在它进入大众视野、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同时,“修整”也显得尤为必要。
破而后立的成长成熟
面对新一轮严苛的整改措施,有人哀嚎“网文已死”,有人感慨“这一天终于到了”,也有人自嘲从此将“带着镣铐跳舞”,但无论如何,承载着上千万部作品的网文土壤将告别野蛮生长,破而未立之时,或许此刻正是见光前的刺眼一瞬。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很多作者朋友都在转发,各方看法不一”,作者乱世狂刀表示,他对此也有所关注。作为百度文学旗下纵横中文网签约作者,乱世狂刀接触网文已有七年,对于一次次的“修整”,他认为,这正是网文影响力的体现之一,这个行业开始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对于作者来说,打分制也许在一些方面会限制创作,但更多的是一种对网文写作的规范,尤其是对许多怀抱正能量和正三观来写作的作者,这是一种保护和认同。”
乱世狂刀向骨朵透露,网络文学最近经历过几次比较大的整风自查,许多作品被下架,一些作者甚至被约谈,但他表示,自己并没有明显的影响,“我的创作类型和作品内容,一直都在政策法规和公序良俗的范围之内,宣扬的也是积极向上的思想趋向,经得起各方面的检验。”
对于外界一致的“唱衰”和“哀嚎”,乱世狂刀称“自己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并不消极。“诸多外界干预的前提在于网文影响力的提升,而诸多政策的出台,是对网文影响力的承认,同时可以净化网文的环境,让真正用心写作、真正创作精品网文内容的作者权益得到保护,亦可引导网文创作的风向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从2010年进入网文行业,现在也算是资深作者了,我最大的感触是网文作者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创作价值得到了挖掘,影响力正在上涨,同时网站的规模、制度都在飞速生长,网文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也提供了新的娱乐方式,资本的进入让网文有了更多的可能,它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圈子,而是加入了到了影视娱乐的生态系统之中,形成了一种中国文化发展独有的现象”,乱世狂刀对此很是感慨。
如果说网文作者是监管风向的间接触达者,那么,站在风暴中心的网络文学网站一路走来感触或许更深。
凤凰文学版权总监吴迪向骨朵表示,“我们在行业内能够感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对文学网站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系统化,这对网络文学行业的健康发展有促进作用”,她认为,近年来,网络文学发展迅猛背后确实会出现一些良莠不齐的状况,对读者甚至青少年会产生不利影响。
“许多情节不着边际,缺乏逻辑性,抄袭现象泛滥,这些不良现象确实应该整顿,国家加强对网络文学的监管力度,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有利于还整个行业一个健康的环境”,吴迪如此说到。
毋庸置疑,网络文学经历了十多年的“自由生长”,政府监管的介入,从侧面宣告了网文野蛮疯长阶段的结束,市场开始走向成熟。而此时,比监管措施更让人焦灼的或许是,从小众圈层走向大众视野的过程中,网文本身难以打破的瓶颈,以及长期以来自身所积留的沉疴。
“焦虑”背后是网文主流化的思考
谁都不能否认,网络文学正在经历它从未有过的“鼎盛”。
从当初原著粉翘首期待的古装仙侠剧《花千骨》开播,到后来《何以笙箫默》《秦时明月》《华胥引》《云中歌》《芈月传》接连被搬上荧屏,再到全民热议的《琅琊榜》以及引发天价版权争议的《如懿传》。两年多时间里,网文IP大量转换成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版权价格持续走高,网文作者靠巨额版权费成功致富,改编作品火爆顺利落地影视圈。
原本小众的圈子早已演变成网文大神群雄逐鹿的战场,一时间,风光无限。然而,繁华表象背后无法忽略的一个事实是,网络文学除了在“鄙俗”、缺乏文学素养等方面屡遭诟病外,诸多“大IP”在影视化过程中,抄袭“风波”、盗版“纠纷”也从未停过。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也正陷在自身的“文学”困境里,尤其是它至今都没摆脱的,来自主流文学的质疑。从网络文学诞生之日起,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过,直到现在,在非网文界人士看来,这个问题仍然是存疑的。
前段时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谈到网络文学,他说自己并不是瞧不起网络文学,但以他对文学的要求,网络文学确实无法入眼,“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必须要规范。我一辈子从事文学创作,长期形成了自己的文学审美习惯,对文学要素的要求很高。我八年写了30万字《人民的名义》,他们一天写几万字,这种写作速度对于传统作家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老一辈作家甚至一辈子也写不到300万字。在新媒体的情况下,写作的残酷生存是一个现实,他们不写粉丝不答应。我可以理解,但我做不了。”
无法否认,以小众起步,走入大众视野,网络文学这十多年来走得波折颇多,随着它开始向网络之外的领域辐射,对色情泛滥、三观不正、走下三路刺激感官的低俗作品进行清理显得必要而迫切,否则网络文学的产业化或将遭遇极大的舆论压力。
作为网络文学的承载者,网文网站在商业化驱动之下,对政治正确和大众与草根诉求的精细把控是网文从“亚文化”到“主流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推动力,而在如今的监管风向下,网文界该思考的或许是如何从“被主流化”到主动“主流化”。
听!
爱豆说
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