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20年:告别“野蛮生长”
不劳而获 新华社发 翟桂溪 作
告别“野蛮生长”
——学术视角里的网络文学20年
中国艺术报记者 邱振刚
随着《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在1998年春上线,这一年由此被广泛视为中国网络文学元年。迄今,中国网络文学已经走过20个年头,并逐渐从文学版图的边缘走向文学乃至社会文化舞台的中央。网络文学以自由写作的技术体制,由草根形态不断崛起,改变着中国文学发展的总体格局,形成了在全球范围都独树一帜的文学现象,并以内容为源头,带动了下游的影视制作、游戏开发、实体出版等文化产业,形成了产业发展和网络写作相互哺育、相互促进的文化业态。中国网络文学20年的足迹值得铭记,更值得思考,6月2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文艺理论研究》编辑部、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等在四川绵阳联合举办了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网络文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对网络文学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当前发展态势从多个视角进行了深入探讨。
网络文学研究从无到有
中国的网络文学诞生以来,曾经在长时间内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没有得到有力的学术支持。这一状况近年来发生了明显改观,一支涵盖了多个代际研究者的学术梯队已经初步成型,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浮出水面。
对于网络文学研究的现状及其不足,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指出,网络文学研究队伍在不断扩大,呈现集团化、年轻化趋势,研究领域从关于网络文学本体、传媒、审美、功能等方面的基础性研究,延伸至相关的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文化资本、写作创作与生存状态、媒介融合等领域,出现了针对女性网络文学、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微信文学等细化研究。当前研究的不足,更多体现在许多研究停留在现象描述,忽视了网络文学本身的文学特质以及载体更换带来的文学本体新变。部分研究者缺乏入场研究,作品阅读量不够,没有获得“网感”,也把握不了业态,在研究过程中将传统理论生搬硬套,对网络文学热点现象和突出问题不能及时回应。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汪代明认为,网络文学批评应该筑基于传统文学批评观念的体系和范畴之上,不能和数千年来文学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范式彻底决裂,应当是以网络文学活动为对象的阐释活动。但网络文学诞生于网络技术理性,其核心价值和特性均有别于传统文学活动,加之产业资本和大众消费文化的双重裹挟,网络文学批评应该正视技术理性的文化功能,遵循大众文化批评的媒介化、消费文化特征,从而更好解释网络文学现象。西北大学副教授陈海指出,网络文学研究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研究新的生长点,对构建新时代文学理论话语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文学批评既指向作家创作,又关联着读者阅读,但因为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网络文学批评一直处于左右摇摆的境地:如果偏向传统文学的批评方法,难以获得网络读者的认可,如果偏向网络文学的批评方式,则缺乏学理依据。基于经典文论进行网络文学评价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建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成为当下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要不断提升研究者的理论素养,建立起网络文学的科学评价规范,同时提高读者和作者在网络文学批评中的话语权,呵护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学现象,避免学院化的研究成为某种规范。
类型文学发展向何处去
就总体发展格局而言,当前的网络文学可以视为玄幻、言情、武侠、穿越、侦探、修真等多种类型文学的集合体。所以,要对网络文学获得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研究工作就必须深入到类型文学的肌理当中。此次研讨会期间,众多学者对各个类型文学的发展态势都提出了有力的思考。
山东师范大学学者王婉波在对蒋胜男的多部网络历史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后指出,“类型化+爽文”的书写模式,意味着作者与读者之间已经形成一套已成规范的契约,作者为了不流失读者,为迎合更多读者的娱乐化阅读需求,因而会在一定程度放弃对文本审美意蕴和人性深度的探寻,并由此造成题材的雷同化、叙事的套路化等倾向。山东理工大学讲师高媛认为,网络侦探小说以其对犯罪结果的描写,完成了何为正义的曲折渐进式探讨,对现实社会中公众情绪以及认知进行直观再现,以个体人的生存境遇折射社会发展动向,以人物的相应行为引发读者进一步思考,并体现出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也呼应了传统侦探小说的一贯主题。但对犯罪场景、犯罪过程的描摹,种种重口味、刺激性的内容展现,迎合的是大众阅读者的猎奇、窥探、冒险以及暴力宣泄欲望。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龚岚表示,近年来女性向网文呈现错综复杂、优劣并存的现象。有的作品不顾社会现实的基本逻辑,一心沉溺于女性不需要任何努力,或只需向强有力的男性低头臣服,就能获得一切幸福的幻想中。这类网文往往有着较高的点击率,考虑到阅读者中不少是不谙世事的女学生,如何正确引导女性向网文的发展走向,是我们的责任所在。贵州民族大学副教授鲍远福在对当前的网络科幻小说创作进行了整体观察后说,这类作品要取得更高的成就,应立足传统思想文化的资源富矿,着眼于本土文化的历史语境而创作出拥有中华民族思想内核,同时兼具科学技术思维的科幻叙事文本,还有对人类社会未来生活境遇和审美经验做出合乎科学规范的大胆预见,从而揭示出科学技术变革与人类命运的互动关系。
如何看待网络运营商的角色
当下的网络文学写作,是整个文化产业链的起始,而在这条产业链上,运营商等环节的作用同样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他们面临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在今后的发展中如何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